
打開語言的醫藥箱──用任務修復表達的拼圖
本學期以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為主軸,採用《當代中文課程四》為核心教材,結合台灣醫療電視劇《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作為輔助材料,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使用華語,提升其語言運用能力與跨文化理解能力。
本學期以任務型教學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為主軸,採用《當代中文課程四》為核心教材,結合台灣醫療電視劇《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作為輔助材料,引導學生在真實情境中使用華語,提升其語言運用能力與跨文化理解能力。
在完成Fulbright FLTA計畫後,我很榮幸地連續兩年擔任CLEA華語教師,在臺灣延續美國的教學經驗與熱情,傳遞專業華語知識。為期16週、一對一的教學,所有課程與文化活動皆經過細心設計,為學生量身打造。
我是2018到2019年傅爾布萊特計劃中「教師赴美進修暨協助華語教學獎助計劃」(FLTA)的獲獎者。過去我曾在國外從事媒體工作,在那期間,有幸接觸當地居民,常常感受到語言差異所造成的文化衝擊和誤解。
Consider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my teaching career a chapter book, to be able to come to America and learn again seems to be the
CHAPTER 1 Where I Am From I am TzuChun Lin, a 2019-2020 FLTA grant fromTaiwan. I started my magical journey at Georgia Southern University as
It was a great privilege and honor to be selected as a Fulbright Language Teaching Assistant (FLTA) in 2014. As I looked back
華語教學夢 我在公立學校擔任英語教師,一直以來,都夢想著到海外教華語。當我看到傅爾布萊特學術交流基金會開放「教師赴美進修暨協助華語教學獎助計畫」時便立刻報考,也順利取得資格,成為台灣第一批傅爾布萊特華語助教。 赴美前,我參加了華語教學培訓,當時的我對新生活充滿期待。除了即將實現我在美國大學教華語的夢想,還修習免費課程,結交美國的朋友。
如同十個月前離開的那天,我喝著巷口甘醇的古早味紅茶,迎面而來的不是克里夫蘭仍然微涼的冷風,而是濕黏厚重的空氣緊貼在皮膚上,耳邊傳來閩南語與國語夾雜的日常,於是清楚地知道,我到家了。
“If you want something in this life, reach out and grab it.” – Christopher McCandless 網路上曾經有一位中學教師霸氣的十字箴言辭職信令我印象深刻,她說: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是的,她道出許多人的心聲,但鮮少人有她的瀟灑與勇氣。受到這十個字的啟發,2014年暑假歐洲背包行回國後,我也暗自下定決心告訴自己—因為世界很大,所以我也要追夢去。然而,教書是我的興趣,沒有辭職的想法,因此只能告假尋夢。感謝台灣傅爾布萊特基金會提供我出國學習的機會,2015年8月我正式代表台灣至美國參與傅爾布萊特卓越教學獎助學金計畫,與其他16位國際教師一起進行教育訪查與文化交流學習之旅。
Embarking on the 2015-16 Fulbright Distinguished Awards in Teaching Program journey has been the best experience of my life. Frankly speaking, I wasn’t sure w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