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bright Taiwan online journal

華語教學夢 – FLTA經驗

華語教學夢

我在公立學校擔任英語教師,一直以來,都夢想著到海外教華語。當我看到傅爾布萊特學術交流基金會開放「教師赴美進修暨協助華語教學獎助計畫」時便立刻報考,也順利取得資格,成為台灣第一批傅爾布萊特華語助教。 赴美前,我參加了華語教學培訓,當時的我對新生活充滿期待。除了即將實現我在美國大學教華語的夢想,還修習免費課程,結交美國的朋友。

第一次文化衝擊

2011年的暑假,我前往舊金山參加在史丹佛大學所舉辦的Summer Orientation。在為期四天的Summer Orientation中,我和其他來自世界各地的助教一起參加講習。 第一次接觸到來自亞洲、歐洲、中東及中南美洲的夥伴,頓時讓我亂了方寸。我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話題開啟彼此間的對話。所以我聆聽其他助教的談話,並試著加入他們的話題。但是我發現他們談話的內容是彼此熟知的文化及共同的生活經驗,並非我了解的內容,很快的我就退縮了,轉而和來自台灣的助教一起交談。

新生活的開始

結束四天的Summer Orientation,我搭飛機到接待學校與其他語言助教見面。學校的接待人員很親切地帶著我們認識校園和社區環境, 並將我們安排住在學生公寓。其他三位語言助教來自歐洲,住在隔壁。剛到學校,無論是環境與人,一切都很陌生。在台灣到了新環境,很自然就能與人攀談,交到朋友,但在異地,以前理所當然的事都變得不簡單,建立交友圈是很大的挑戰。每次接近周末我都期待其他助教能邀請我一起出遊。但過了一周又一周,始終都是自己待在宿舍中。後來,我告訴自己一定要主動出擊,但要怎麼做呢?我想歐洲朋友一定沒吃過台灣菜。所以我約了幾個助教,做了幾道菜帶到他們的公寓。在分享食物的過程中,我們談論自己的文化,逐漸開啟了我們彼此間的話題,建立了友誼。

視界被開啟

在美國校園做中文助教除了從教華語獲得的成就感外,也在分享台灣文化的過程中更了解自己的文化。而我認為最大的收穫在於美國校園多元學習環境所得到的體驗。校園內每週都有許多免費的活動開放給學生參加,像是畫展、音樂會、午餐劇場、芭蕾舞表演、各式專題演講、夏威夷傳統祭典Luau、志工及文化活動。讓我見識到美國多采多姿的校園生活,也帶給我全新的視野。

看到教育的更多可能

美國的助教經驗為我的教學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回到台灣後,我希望我的同事與學生都能從不同的文化的體驗帶來新的想法,所以我主動規劃全校學生適用的文化課程方案,並擔任教師研習的主講人與教師專業社群的召集人,增加教師在教授文化及國際議題的知能。而我在執行文化課程及教師增能活動的過程中也不斷研究教學的方式並做修正。

改變的力量

一開始我的想法未能得到所有教師的認同。但是當學生結束文化課堂後,開心的回到教室與老師們分享課堂上與美國人互動的情形,也漸漸的改變老師的想法,轉而支持我的課程。

經驗轉化

在美國擔任助教的十個月裡,因為不斷使用英語溝通,英語能力大幅提升。我想如果學生也能有使用英語的情境,可以幫助他們提升英語能力。我在網路上找到了幾位美國的老師合作筆友計畫。學生利用上課時間寫信以及拍攝影片介紹自己的生活和美國筆友交流。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很自然地將英語作為溝通的工具,不再將英語當作學科。在反覆使用練習英語的過程中,大大提升了學生的英語成績。

展望

每位參與「教師赴美進修暨協助華語教學獎助計畫」的受獎人在這個計畫所得到的經驗都不同。這些經歷對往後的教學生涯有很大的啟發。歡迎有興趣的老師參加「教師赴美進修暨協助華語教學獎助計畫」甄選。你們從參與計畫所獲得的經驗可以為台灣的教育注入新血,也為我們的學生帶來更多可能。

2011年12月於美國華盛頓DC參與2011-2012 Fulbright FLTA Conference年中會議Poster Session

2016年12月於美國華盛頓DC參與2016-2017 Fulbright FLTA Conference年中會議對現任助教分享助教經驗對教學的啟發。

Good pieces need to be seen.

SHARE THE ARTICLE

近期文章

傅爾布萊特—臺灣文化部藝文專業人才獎助計畫
Feng-Chih Tsou 鄒鳳芝

蛻變中的紐約

Research & Reflections

fulbright taiwan online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