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bright Taiwan online journal

fulbright Taiwan online journal

喧囂之外的紐約

提到「紐約」您腦海閃過的意象是什麼?自由女神、時代廣場、百老匯、華爾街、球賽、漢堡、大蘋果、不夜城…?我的腦海則是浮現「娛樂與文化、表演藝術產業發展重鎮」。對於從事藝術行政工作的我而言,紐約極具指標性,滿心期待這趟交流之旅,一睹那炫麗風采。在本文中,首先分享我在法拉盛文藝中心(Flushing Town Hall[1])學習與觀察到多元文化差異對於行銷宣傳和經費來源管道的影響,之後說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襲擊,如何動盪紐約表演藝術產業。

文化差異-從我的外號開始 

紐約是全美人口最多、也是移民入境密集度最高的城市。當你身在擁擠的地鐵車廂內抬頭一望各色臉孔乘客,讓人不禁驚呼,彷若置身於聯合國,見證「紐約是個文化大熔爐」之稱。

在未踏上紐約這塊土地之前,我思索希望別人如何稱呼自己?反覆思考後,決定採用中文英譯名及陪伴我20餘年外號Taco[2]介紹自己。抵達紐約後,當我向他人介紹自己,每個人聽見Taco這個外號時的反應都是:「你是說墨西哥吃的食物Taco?你跟墨西哥Taco的關聯是什麼?你確定要叫Taco嗎?感覺好像是叫自家養的小貓小狗?…」每個人神情充滿問號與懷疑,但最後大家仍是選擇叫我Taco。一個外號能引起這些反應是我始料未及的,在台灣大家會馬上聯想到章魚,而非墨西哥夾餅Taco或寵物名,對我而言這是未曾有過的衝擊。

一個外號,道出不同文化脈絡的異質處,不僅止於一個外號,一個文化習慣,一個飲食文化,一場節目,當它們置放在這一個多元族群繁盛之地,處處充斥不同文化層面的挑戰,尤其當我在法拉盛文藝中心交流之際,感受更是深刻。

法拉盛文藝中心是1862年落成的歷史古蹟,位於紐約皇后區。此地區聚集的族裔包括亞裔、拉美裔、中東裔、歐洲裔、非裔等,是個擁有多樣性族群形塑而成的區域。該中心由法拉盛文化藝術協會(Flushing Council on Culture and the Arts)負責管理與營運,肩負推廣來自全球的多樣藝術活動,提供各族裔一個完善的交流平台與教育資源,進而促進族群間的瞭解與融合。在這段交流期間,我參與冬春季節目新聞發布會、行銷宣傳會議、新年廟會策畫…等,了解各部門工作項目、資金募集方式,以及如何籌備各式表演節目、展覽、工作坊等活動,供大眾有機會聚集一起,了解彼此不同文化風俗,進而相互尊重與理解。

圖:法拉盛文藝中心40歲生日,建築外圍宣傳文宣
圖:第一次品嘗墨西哥夾餅Taco,有豬肉、雞肉、牛肉、仙人掌配料,唯獨就是沒有章魚配料

在進行活動推廣時,最大的挑戰之一,乃是「行銷與宣傳」。前述曾提及,該區域的多樣性,體現在各色族裔居民之上,因此節目的安排多元化,每一場活動目標觀眾不同,對行銷宣傳部門而言都是新的開始,需要不斷思索觀眾在哪裡?目標觀眾是否買單?目標觀眾以外誰會買單?好比今天來了個吹奏傳統樂器的華人樂團,他們來到華裔聚散地之一法拉盛區域,理應是容易推廣與受到支持,但其實不然。

我深刻記得這場演出非華人觀眾占7成,演出過程中每一個段落結束,現場掌聲連連,謝幕時許多人站起來給予熱情回應。散場後我隨機訪問3位非華人觀眾,一對年近70歲夫妻們表示:「本身喜歡聽音樂,對於不同文化族群的音樂演出很有興趣,今天音樂家所展現的能量很高,每個樂器發出來的聲音令人印象深刻。花了1.5小時車程前來,不虛此行。」另一名20多歲男性則表示:「非常喜歡今天的演出,每位音樂家的吹奏能量太強,節目有趣,讓人心情很亢奮。」

經由這3名觀眾的回應,可得知他們給予這場音樂會評價是正面。這是他們首次觀賞這類傳統吹奏樂器,音樂家所展現的獨特民族風格與深厚文化底蘊,讓他們有機會了解這類音樂文化及其藝術性。該演出團隊是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單位,近年來於歐美巡演,受到廣大的歡迎與迴響,內容與品質皆是水準之上,但為何對華人觀眾卻起不了吸引力?究竟什麼樣的節目內容才能打動華人買單,同時也讓其他族群也願意買單?節目內容通俗與藝術性之間的取捨、內容在地化連結、如何有選擇性迎合與融合屬地文化進行溝通、如何把握好適度原則,在自身文化與他者文化間找到平衡…等種種因素,放置在這一個多元文化區域,其間的衡量絕對無法單一簡化。

這樣的困境不僅體現於節目選擇,行銷宣傳亦是。譬如有個節目是談論親子關係與家庭結構,若發生在台灣可選擇「孝順」、「傳承」、「長幼尊卑」等切入點來做文章,因為大眾普遍深受儒家思想影響,這些倫理道德與價值觀,在這個社會脈絡下,不分族群皆可理解與認同;然而,倘若套用在紐約,馬上面臨觀念不適性的問題。在西方社會中,子女長大成人後便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父母與子女之間強調自由與平等、注重個人隱私等等;相對而言,親子關係像朋友,沒有所謂子女要奉養父母的觀念,也不期待子女與父母同住一起。再加上這邊的族裔多元,每個族裔文化不同,亦無法像在台灣那樣操作,可以用同一個切面,不分族群向眾人宣傳,而需依據不同族裔民情,找出不同的切入點。

是意象,是品牌,是收入

法拉盛文藝中心坐落的皇后區,除了以族群多元著稱,亦是紐約市五個行政區面積最大,擁有舉辦過二次世界博覽會的草原可樂娜公園(Flushing Meadows–Corona Park),豐富的各國特色美食、歷史古蹟遍布,還有令人驕傲的「爵士之家」號稱。皇后區的寬廣與族裔融合的氛圍,讓此地於上個世紀中葉,吸引超過百位爵士歌手、樂師前來落居,滋潤這塊土地,孕育無數明星與作品;其中最引人矚目莫過於「爵士之王-路易‧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其故居位於距法拉盛文藝中心約10分鐘路程的地方。當您踏入法拉盛文藝中心時,可以經由牆面的圖文說明,了解這段傲人的爵士史;同時,中心每個月固定舉辦《慶祝爵士樂傳奇路易‧阿姆斯壯》爵士即興擂台活動,讓不論是學生、樂手或是老師都能共聚一堂,切磋技藝,享受爵士之樂。另外,也安排各式爵士樂團演出,深受爵士老饕喜愛。中心對於爵士樂的推廣行之有年,無形中營造出「想聽爵士樂,絕不能錯過法拉盛文藝中心」的形象,停駐在音樂愛好者的腦海。

交流期間,有幸觀賞3位分別拿過個人葛萊美獎座(Grammy Award)的樂手齊聚演出;鋼琴、貝斯、薩克斯風、鼓手四種樂器自然交融,展現精湛技法與個人特色,卻又能合為一體譜出動人樂章。樂手彼此間那股神祕的情感交流、音樂的律動,生氣盎然地包圍著我,讓我不禁屏住呼吸,深怕錯過任何一個音符,在場所有人都完全被他們征服。

圖:法拉盛文藝中心爵士樂說明牆面。小朋友正要前往表演廳觀賞演出

攤開紐約爵士樂月報,每天晚上紐約處處充斥著爵士樂的演出;除了爵士樂之外,還有各式音樂、戲劇、歌劇、舞蹈等上百場大大小小節目,在各個角落上演。究竟如何才能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讓票房售罄,著實考驗著每個演出單位;加上這邊的族裔多元,在這一個各類文化共存的環境裡,如何打動人們的購買慾,更是一門學問。

或許你可以反駁,聚集在曼哈頓百老匯(Broadway)到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這一帶超過40多間劇院票房常常開紅盤,何來票房問題?

依據百老匯聯盟統計(The Broadway League)統計,2018~2019年百老匯劇場票房收入超過18億美元,觀眾人次達1480萬[3];林肯中心每年招待參觀旅客人數超過500萬。這個數字顯示,觀光客是重要的票房收入來源之一[4],即便有觀光客這個主力支撐,也未必能場場票房售罄。當你步行在時代廣場區,便可感受到各家劇院競爭激烈,多不勝數的演出廣告,處處可見發傳單的人。在時代廣場旁的TKTS售票亭,每天都會以5~8折之間的折扣,販售由各家劇院釋出的當日未售出票券;而大都會歌劇院(Metropolitan Opera House),也會視情況在表演當天釋出未售出票券,供大眾以25美元購買。這些促銷活動,無非是希望能讓劇院場場滿座,畢竟這可是維繫紐約十萬多名演員與幕後工作者的經濟命脈來源。回到剛才所提,這些大大小小劇院、劇團等單位是否有票房壓力?這肯定是有的。哪怕是百老匯、林肯中心這些大型劇院,如果撇開觀光客,又能維持多久?另外,當眾多觀光客湧入第一線百老匯、林肯中心等劇院,其他周邊中小型劇院所能分食的大餅更是有限,如何搶得居住在此的人們青睞,就只能端看各家本領了。

圖:時代廣場旁TKTS售票亭

在紐約,幾乎大部分的單位與團隊,都承擔著自付盈虧的重責,想從政府單位拿到補助更是不易,有的仰賴場地租借,有的仰賴票房或周邊品。為何他們有這樣的能耐支撐下來呢?回想本文開頭所提,紐約會讓您想到什麼?來到紐約必做的事情有什麼?其中「觀賞百老匯,觀賞歌劇」這個行程,在眾多旅遊觀光資訊所作的排名中居高不下,甚至有這麼句話形容:「來到紐約沒看場戲,算是無功而返」。對很多人來說,百老匯、林肯中心這些大劇院,它們的名聲與意象經由各式的行銷管道,注入大眾的腦海,觸動大眾一種「品牌式」的嚮往與渴望。加上百老匯歷久不衰的通俗娛樂性、林肯中心對於藝術品質的追求,這些都是價值之所在,也是品牌的賣點。對大部分的觀光客而言,一生就來紐約這一趟,怎能放過看場演出的機會呢?在這份潛意識的驅使下,動輒花個50~300元美金看場戲已非難事。

品牌的保證,刺激消費行為;消費者體驗後,再次進行炫耀品牌消費,無形中遂又推動品牌的名聲,於是品牌便持續在暗地裡悄悄發揮影響力。

當眾家劇院想盡辦法創造品牌特色、以刺激消費者之際,「募款宴會」亦是增加收入來源的重頭戲,藉以募集到足夠金額來支持年度營運。募款的辦理形式多元,有餐會、餐會結合演出、舞會等,端看各單位的需求目標。出席者從官員、企業家、銀行家、藝術家到明星藝人或是有興趣者皆可參與,入場門檻視單位而異,從100到150,000美金不等,諸如林肯中心、古根漢美術館(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大都會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布魯克林音樂學院( BAM-Brooklyn Academy of Music)…等單位,每年皆有辦理。

以法拉盛文藝中心過去的操作,在晚宴正式開始前一小時,會先舉行雞尾酒宴,供大家相互認識與拍照;晚宴正式開始後,會安排頒獎典禮以表揚傑出人士,也有各式音樂、舞蹈等慶祝活動。今年由於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中心於6月27日晚上7點,首次挑戰辦理線上直播募款晚會,入場門檻為100到5,000以上美金,大家可穿著最喜愛的禮服、晚禮服或睡衣,在各自的住家中「出席」這場宴會。

「募款宴會」在紐約相當興盛,翻閱時尚雜誌(VOGUE)、綜藝雜誌(Variety)時,經常可以看到這類報導。對於每個出席者而言,這類宴會具有某種象徵意義,可能是品味、階級、形象、流行或節稅等;不管是抱持何種心態前來,至少他們願意以行動、以金錢來支持藝術活動。如果沒有這群人的熱心投入,鋪開這條募資通道來扶持表演藝術,那麼何來今日紐約稱霸世界藝術娛樂界之名號呢?

圖:參觀林肯中心大衛科赫劇院觀眾席與後台(The David H. Koch Theater at Lincoln)

世紀浩劫,期盼轉身亦有晴

2019年底,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難於中國。3月1日紐約曼哈頓發現第一起感染病例,百老匯、林肯中心、大都會博物館等單位,在短短二週內如旋風般關起大門,連同餐廳、酒吧、電影院也步上歇業腳步。

3月22日紐約州長安德魯‧古莫(Governor Cuomo)發佈紐約「暫停」(PAUSE)防疫令,要求大家要居家避疫(stay at home),紐約正式從歌舞昇平到百業沉寂,一片漆黑。3月26日這天,美國感染人數躍升世界第一,有四分一感染人數落在紐約。這場疫情迅雷不及掩耳,改寫大眾生活,改寫紐約自911事件後短期內死亡人數最多。

4月2日白宮抗疫工作小組表示:「考慮建議全民外出時佩戴口罩,但不是強制性,因為有些人不喜歡戴口罩。」關於戴不戴口罩這件事,在此期間引起很多的討論,就西方文化脈絡中認為「戴口罩」除了工作所需之外,亦代表「病人」、「帶原者」。他們認為如果生病了,就應該在家休息,為何還要跑出來?亦如我三名白人朋友所言:「我很強壯、健康,為何要戴口罩?倘若生病,就好好待在家裡,不要亂跑。」在中國疫情爆發初期,紐約皇后區法拉盛街頭,可見許多華人戴起口罩避疫。然而,因中西口罩文化不同調,各地紛紛出現針對亞裔歧視事件,以及被標籤「亞洲人都帶有新型冠狀病毒」。1月31日在法拉盛啟揚活動中心(Glow Community Center)舉辦「緊急健康講座-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活動,紐約市衛生局副局長迪絲卡拉奇斯(Demetre Daskalakis),到場澄清紐約市並沒有確診案列,提醒民眾做好預防措施。國會眾議員孟昭文(Grace Meng)、市議員顧雅明(Peter Koo)、州參議員史塔文斯基(Toby Ann Stavisky)代表等,說明華裔戴口罩文化,呼籲大眾勿因疫情歧視華裔,污名化華裔社區。

除了文化差異外,在此期間歐美早面臨口罩荒,有醫療人員一個口罩使用好幾天,甚至需自製口罩,更別說民眾想在藥局或超市買到口罩。倘若此刻呼籲戴口罩,恐是擔心引起社會恐慌,或許這是美國遲遲才發佈戴口罩命令的其中考量因素吧。

圖:「緊急健康講座-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活動現場,民眾勿傳謠言,做好個人衛生,出現疑似新型冠狀病毒徵狀,主動就醫
圖:超市張貼宣導單,要求戴口罩才能進入購物

這場疫情重創紐約,讓娛樂與文化、表演藝術產業受到嚴重破壞。劇院、博物館、美術館、電影等產業,紛紛祭出停止給薪或裁員。在百老匯部分,原定休業一個月於4月13日重新亮燈,隨疫情加溫與政策配合,延長休業至9月6日[5]。而僅公演兩年的《冰雪奇緣》(Frozen),5月14日宣佈永遠落幕[6],是這場疫情中,紐約表演藝術產業第一起重大傷亡。

瞬間數十萬演員、幕後人員、行政公關等工作人員,失去收入來源。3月20日經由百老匯聯盟[7]進行談判,有加入工會的人初步達成可獲得一個月醫療保險;然隨著停工時間再次延長,醫療保險及補償部分仍正進行談判爭取,至於沒有加入公會的人,完全沒有保障可言。

林肯中心取消夏季演出,包括仲夏夜搖擺、莫札特音樂節及戶外活動;大都會歌劇院則宣布4月起不再支薪隸屬工會的員工,12月31日[8]才重啟。大都會博物館在4月22日發布解雇員工80餘人,適逢今年為大都會博物館成立150周年,策畫已久特展與活動已悉數取消,閉館至7月,估計虧損超過1.5億美元。

演員工會、劇院、劇團、美術館、畫廊、藝術機構等,發起線上募捐活動、各項救濟金津貼申請,以及聯邦政府為支撐中小企業設立的「薪資保護貸款計畫」(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紛紛出爐,盼透過一點暖水的注入,協助藝術工作者渡過這艱難時刻。

劇院、藝術機構等單位在關閉期間,開始轉向線上平台經營。運用直播、轉播等方式維持與大眾互動,例如:林肯中心啟動「林肯中心走進家」(Lincoln Center at home)平台。提供視訊課程教學,像是手工藝、音樂創作教學、節目演出與過往經典演出片段播放。林肯中心室內樂團(The Chamber Music Society of Lincoln Center)透過直播,讓音樂家們直接秀給大家看,以及安排過去節目的錄影轉播。法拉盛文藝中心推出「家裡的法拉盛文藝中心」系列(FTH at Home),安排「全球藝術帶給來自世界孩子」,由藝術教師直播帶領大家,進行各式親子活動、轉播深受觀眾喜愛「全球混搭」音樂會,讓兩個不同類型樂團,進行較量。

各式線上活動層出不窮出現,對表演藝術產業而言是新型經營模式,究竟什麼內容與方式才能有效吸引人關注?線上經營不可取代性是什麼?機構單位扮演什麼角色?文化藝術在人們生活位置在哪?…等問題,挑戰這波線上平台的經營。

表演藝術可與不可

就劇場而言,它的可貴性在於「臨場感」與「群眾性」。觀眾經由舞台布景、服裝、道具、音樂、表演者肢體語言等視覺與聽覺符號應用,催化情境營造與創造某種意涵畫面,用以激發觀眾投入情境,感同身受,理解劇中角色或演員肢體的力與美。

那一份動容、那一份共鳴,是無法提前預知,是一種當下性狀態。很有可能在你淚流滿面之際,你一旁的人也跟著啜泣不已。在那個當下,你與身旁的人,你與舞台上角色,哪怕是一個眼神、一個聲音、一個微笑,這些交流是獨一無二,無法複製,無法重新來過。然而,要經歷這樣交流,前提是「入戲」。因「入戲」才能理解與思考情境角色,因「理解與思考」才有共鳴,因「共鳴」才啟動情感層面的觸發;因此,環境空間氛圍建立、群眾的聚集是觸動情感交流重要成份,然而這是在電腦或電視前可輕易達成嗎?尤其是戲劇性質的節目。

這不禁讓我憶起關在紐約,於電腦前觀看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沙灘上的愛因斯坦》(Einstein on the Beach)。長達4個半小時,過程中我幾度分心泡茶水、找零食吃。看完後,真心認為這部作品是後現代劇場極致與典範,然而這份喜悅我只能透過網路留言或視訊與朋友分享。如果可以的話,我更想要親臨 現場觀看,我更想要看完戲後,直接拉著身邊的人表達我的興奮感,我更想要與大家一同步出劇場,嘰哩呱啦互動討論。而非僅僅是我與眼前這台電腦的這一個空間,這一個社交。

劇場空間最迷人處在於,一群人因共同喜好呼朋引伴,聚集在這個空間。彼此可能因演出現場某段音樂、某位表演者的鼓動,亦或某些群眾高昂情緒的加溫,引發大家與身邊友人、陌生人、表演者,產生某種互動或社交話題,甚至是朋友之間共同興趣構成關係。我們永遠無法預知觀眾在該空間,會擦出什麼火花?它的時效性、臨場感、無法複製、群眾性、社交性,非是電腦或電視可輕易取代。諸如演唱會、電影院這類活動場所亦是如此。猶如我在布魯克林巴克萊中心(Barclays Center)跟著近2萬人觀賞席琳.狄翁(Celine Dion)演唱會。當我獨自坐下,一旁情侶友善對我微笑,後來發現前後左右皆是結伴前來。在等待開演之際,主辦單位開始用鏡頭隨機鎖定某位觀眾,全場觀眾可以經由舞台上大影幕,觀看哪一位觀眾被鎖定,逐漸地觀眾與觀眾之間互相車拚,有人跳舞、有人脫衣,甚至還有人上演求婚戲碼…等有趣招數輪番上陣,以搏得上鏡頭機會。沒上鏡頭觀眾,也不甘示弱,透過掌聲或噓聲回應大影幕裡的人,在場觀眾情緒高昂,歡笑不已。緊接著,燈光一暗、音樂旋律一奏,全場歡聲雷動,瞬時間大家開口跟著旋律哼唱;在整個演出過程中,我數番與左右兩旁陌生人四目交接,以眼神示意、以肢體示意,一起歌唱、一起搖擺。大家臉上擠滿笑容和興奮之情,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在這個空間,我不是孤單。

人與人在一起,是可以發揮強大感染力,穿透了我,也穿透舞台上主角席琳.狄翁,以行雲流水轉換高音及真假音,獨撐190分鐘。配上氣勢磅礡與多變的舞台投影,且帶著幽默又性感與大家互動對話,邀請大家哼旋律與她共同演繹一首歌;在那個空間裡,你可以感受到過往MV中的那個人,此刻所展現強大氣場與渲染力,是電腦或電視前無法比擬,是不同的。

當我帶著滿足之情離開會場,前往地鐵月台發生一件迄今仍令我記憶猶新的事情。我踏上手扶梯,隨著手扶梯漸漸往下地鐵入口,聽到一個熟悉歌聲和音樂旋律,聲音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大聲,越來越多不同的聲音齊唱。原來是有位街頭藝人,用移動式音響播放席琳.狄翁的歌,恰恰那首歌是今晚演唱會開場曲。在場的人,幾乎都加入這個大合唱,一起歌唱、一起舞動、一起拿著手機紀錄這一刻。剎那間,加入合唱的人潮佈滿每個角落。這份突如其來互動,這份共鳴,這份難捨離去之情,是坐在電腦與電視前的您能夠獲取嗎?

演唱會、電影院或劇場也好,這類型空間,珍貴處在於它搭建出社交橋樑,供人們可面對面互動分享、結交朋友;這份交流是有溫度、是有連結,甚至可延伸發揮在這個空間以外的其他可能性。

圖:外百老匯藍人樂團《Blue Man Group》演出現場,觀眾穿戴雨衣、頭繫發光彩帶,等候開演
圖:外百老匯不眠之夜《Sleep No More》,大家摸黑取票、寄放物品,情境氛圍已悄悄發散
圖:席琳.狄翁演唱會現場。無法複製的臨場感與群眾社交

表演藝術能否在這次契機出線,在線上平台闢出新路,目前仍未知。如何有效吸引人在電視、電腦視窗觀看節目?就戲劇節目而言,至少鏡頭畫面不能單調。過去人們在劇場空間裡,可以自主選擇觀看的視角,然而現今轉換成電視、電腦視窗,成為被動接收者。一旦影像的視覺刺激不足,產生疲勞,專注力隨之而散,緊接著就是上演去打開冰箱或轉台動作。鏡頭視角要豐富、多元非難事,前提是有豐厚金錢後盾,因為這可不是一台錄影機器可以辦到,然而在一面經濟低迷之際,更顯格外顛簸難行。

圖:大家一起在巴克萊中心地鐵站唱席琳.狄翁的歌,拿著手機錄下這份互動

紐約「暫停」(PAUSE)歷經9個星期後,5月15日首先解封紐約州五個區域[9],實施第一階段復工。重災區的紐約市直到6月8日解封,在解封前夕,卻屋漏偏逢連夜雨,遇上大規模種族歧視示威活動,執行自1943年以來首次的「宵禁」(Curfew)[10]命令。長達近一個星期,許多人門窗緊閉盡量足不出戶,防範的不是病毒,而是入夜後無差別的破壞打劫。

5月25日國殤日(Memorial Day)這天,在明尼蘇達州發生警察逮捕喬治.佛洛伊德過程中,因暴力造成枉死事件,引發全美各地示威抗議。然而,有些示威者假借之名,大肆破壞商家打劫。5月31日紐約市蘇活區(SOHO)精品店遭暴劫,隔天第五大道亦也淪陷,像是卡地亞(Cartier)、哈里.溫斯頓(Harry Winston)、杜嘉班納(Dolce&Gabbana)和梅西百貨(Macy’s)等店家無一倖免。許多店家為防堵宵小任意妄為,紛紛將門面釘上木板,遮住琳瑯滿目的櫥窗,這是紐約從未有過的景象。

滿目瘡痍的紐約,在6月8日開始復工,往年此刻是觀光客湧入高峰期,然而現今像個睡美人似繼續沉睡。娛樂與文化、表演藝術產業能否再次回到繁華光景,極具挑戰。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與錫耶納學院研究所(Siena College Research Institute)所做的一份民意調查[11]顯示,大部分紐約人不願意重返劇院,最大憂慮是他人沒有遵守規定做好預防措施。眾多劇場工作者悲觀表示今年已報銷,將目光放在2021年。

根據紐約官方會議暨旅遊局(NYC & Company)統計報告,每年來到紐約遊客超過6,000萬人,在2018年娛樂收入包括文化藝術活動、旅遊景點收入為55億美元[12],觀光收益占紐約就業市場很重要比例,尤其對仰賴觀光客百老匯甚是。在一片經濟蕭條與創傷時刻,人們是否願意花費來此旅遊?能否重拾人們信心無顧忌湧入紐約?倘若短期內觀光客不再,那麼人在哪裡?各家劇院與藝術機構單位又會採取什麼應變措施?是未來值得追蹤與探討。

圖:皇后大橋公園(Queensbridge Park)抗議活動 攝影:Alex Hurst
圖:傑克森高地(Jackson Heights)抗議遊行從69街與34街口集合出發

感謝學術交流基金會﹙Fulbright Taiwan﹚的獎助,讓我圓了這場夢。這趟旅程帶給我的衝擊與震撼是難忘,歷經在法拉盛文藝中心籌備已久活動取消、口罩戴不戴的兩難抉擇、紐約暫停防疫令以及77年來第一次實施全面宵禁。太多的意外,但柳暗花明又一村。

時至今日,反覆品味觀看紐約城市芭蕾(New York City Ballet)那股悸動,我從未因看芭蕾舞而激動落淚,也從來不知道「現代芭蕾可以跳得那麼好看!」那份感動一掃憂慮與沮喪,直接撼動內心那份「初心」,讓體內又長出新的視角與力氣,繼續將這份喜愛、熱情、覺得有意義的事投注下去。

感謝法拉盛文藝中心全體同仁,以及在這裡結識的每一位朋友的照顧。

感謝一路提攜的長官、師長及姊妹們,沒有您們無私的培育與鼓勵關懷,我是無法經驗到這喧囂之外的紐約。

謝謝我的勇氣,勇敢前行,夢想自會引路。

[1] 本文首次出現的機構單位名稱或專有名詞會附上英文原文,第二次出現以中文表示。

[2] Taco這個外號,取自我的姓氏「章」,可讓人聯想到章魚,加上自己喜歡吃日式章魚燒,故選擇日文念法「たこ」,非英文「octopus」。

[3] 2018~2019年統計說明,資訊連結:https://www.broadwayleague.com/press/press-releases/the-broadway-league-reveals-the-demographics-of-the-broadway-audience-for-2018-2019-season/

[4] 百老匯與林肯中心的經營模式不同,百老匯主要仰賴票房收入,林肯中心除了票房收入還有場租等其他收入,此處並沒有要探討收入項目與比例問題,只是讓大家知道,觀光客的湧入對這兩塊招牌是帶來效益。

[5] 2020年4月8日百老匯聯盟宣布,暫定演出延長至6月7日。5月12日又再次宣布延長至9月6日。資訊連結:https://www.broadwayleague.com/press/press-releases/the-broadway-league-announces-summer-performance-cancellations-while-working-on-future-date-for-industry-to-return/

[6] 《冰雪奇緣》(Frozen)落幕,資訊連結:https://www.nytimes.com/2020/05/14/theater/frozen-broadway-closing-virus.html

[7] 該組織有14個工會,工會成員有劇場服務人員、公關、化妝師..等。醫療保險及補償資訊連結:https://www.broadwayleague.com/press/press-releases/the-broadway-league-and-the-unions-of-broadway-reach-emergency-relief-agreement/

[8] 2020年3月24日大都會歌劇院宣布,5月19日前停止演出活動,預計虧損上看6,000萬美元,將透過國會遊說人員協助申請各種紓困計畫。6月1日又再次宣布取消秋季演出,12月31日重返,面臨137年以來歷史上最嚴重的危機之一,虧損將近1億美元。資訊連結:https://www.nytimes.com/2020/06/01/arts/music/metropolitan-opera-cancels-season-virus.html

[9]紐約全州共十大地區,手指湖(Finger Lakes)、南部地區(Southern Tier)和莫霍克山谷(Mohawk Valley)、北郡地區(North Country)和中部地區(Central New York)五區。

[10] 6月1日下達宵禁時間自晚上11點到隔天凌晨5點勿外出,只有必要行業工作人員除外。6月2日宵禁時間提早至晚上8點至凌晨5點。資訊連結:https://www.governor.ny.gov/news/governor-cuomo-and-mayor-de-blasio-announce-citywide-curfew-new-york-city-will-take-effect

https://www.nytimes.com/2020/06/01/nyregion/nyc-protests-george-floyd.html

[11] 關於該份民意調查,資訊連結:https://www.nytimes.com/2020/05/26/theater/broadway-coronavirus-poll.html?searchResultPosition=4

[12] 2019年旅客統計報告尚未出爐,故以2018數字說明。在2018年的報告中指出2019年預計增長超過6,690萬人。資訊連結:https://business.nycgo.com/research/

Good pieces need to be seen.

SHARE THE ARTICLE

Li-Yin Chang 章琍吟

Li-Yin Chang 章琍吟

章琍吟,畢業於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班。從事文化行政工作10餘年,現為非玩不可創意文化有限公司/春河劇團專案經理,曾任職公部門文化中心、私人劇團與學校單位。2017-2018年執行製作客家電視台《幕後有藝思》該節目獲得第53屆金鐘獎人文紀實節目主持人獎。

更多文章

Research & Reflections

fulbright taiwan online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