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bright Taiwan online journal

我的「出走」日記:美國藝術進駐機構的經營法則

今天天氣出奇地好,我在陽台佈置了一個臨時空間,成為可以時不時就窩在那看書的角落。當冬天陽光從旁打在我後頸時,那股溫暖感讓我回憶起今年(2023)夏天在紐約的那段時光。那段期間,只要天氣和時間允許,就算在家裡看了一整天的資料,或者不斷往返在藝術家工作室間,都想偷閒坐在戶外曬著太陽,不僅增加多巴胺的濃度,也想存入「感覺良好」的幸福感。

偷閒在草地上曬太陽,緊抓著夏日的尾巴不放。

遊走在藝術進駐領域一眨眼也過了十年,一路上做中學,回望過去也累積了不少經驗,特別是在疫情的那段期間,內心頗有感觸,心中燃起換我「出走」的念頭,藉由在異地的期間整理過去在這領域闖蕩的所見所聞。曾經身為空間的管理者,最好奇也最想知道的是他人在經營藝術進駐空間的營運理念和經營方法,即便那是無法完整複製的,但依舊希望向他者取經。同時,也想知道轉變身份成為進駐者時,如何建立與接待單位的關係。

在駐留的期間裡,我為自己規劃了許多參訪行程,進入不同的藝術進駐空間,有時與機構的工作人員對話,有時與進駐者閒聊,更多的時候透過參與他們舉辦的活動,從旁觀察,了解組織經營的細節。另一方面,這次也以策展人進駐身份,在接待機構 Residency Unlimited 的安排下,每個月密集的 Studio visit,積極認識藝術家,並從旁觀察機構的多元夥伴關係。總之,很多的疑問和好奇我不確定是否完全接收到正確答案,但在移動中和對話中,對於紐約這座城市和對於到底什麼是藝術進駐,我好像看到了不同的可能性。

大熔爐,沒這麼簡單

八月份的藝文界有點安靜,步調也有點緩慢,好像大家都出城不在家的感覺。在網上海巡了一下,發現我很喜歡的藝術空間Amant有場標題和文案看起來都有點有趣的工作坊,當下便立馬報名。

Amant 空間一隅,當時正在展出德裔越南藝術家 Sung Tieu 的作品。

那場工作坊結束後,「流散異鄉的人(Diaspora)」的議題一直在我腦中停留很久,相似的對話也不斷地在停留的過程中,被大家一再的提起。小時候,紐約的意象就是一個大熔爐 (melting pot),來自不同國家的人,離鄉背井至此尋找所謂的美國夢。隨便問個uber司機都可以聽到不同但又有點相似的故事。熔爐意味著兼容並蓄,開放且融合的意向。然而,這解釋過度簡單化,稀釋各族群的形象與個性,因為「融合」並不等於「同化」,每個民族的特殊性和為何要遷徙自此,形成的社群在社會、政治和經濟結構上都帶來不同的影響,這一切都豐富了紐約的個性。有沒有辦法互相理解,我不知道,停留的期間爆發的以巴衝突,以及至今都還尚未停火的烏俄戰爭,但我們都希望面對衝突對立時,所謂的融合不是假議題。

回到這場工作坊,由波多黎各藝術家Natalia Lassalle-Morrillo規劃,名稱是〈 Embodied Memory–Scripting the Personal〉,她邀請同為波多黎各的演員/教育者Kairiana Núñez Santaliz 帶領約兩個半小時的參與式學習工作坊(learnshop),參與者透過書寫、朗讀、表演來述說自身的故事,其中有許多的即興、遊戲和分享,過程中所有參與者的形象逐漸變得鮮明。活動從「自我介紹」做開場暖身,沒有聽錯,就是個簡單介紹自己名字的由來,參與者有一半以上都是西語為母語人士,少數幾位來自德國,以及我作為唯一一位亞洲代表。這些命名的小故事,其實道出的是各自獨特的生命經驗和文化背景差異。西語系的取名原則多以祖父母或者是家中其他長輩的名字作為中間名,同時保留父姓及母姓,有時取名也會與宗教信仰有關,當然有時也會有一些很荒謬的原因。另外,兩位參與活動的德國人,很巧合的是都為自己取了小名,取代原生家庭給的名字,既鮮明且獨立的形象凸顯個人主義。這個暖身拉近彼此的關係,形塑一層保護網,有助於降低在後續闡述自己生命故事時的尷尬和不適感。這只是一件小事,但反倒更加深我對紐約文化複雜性的謹慎與好奇,於是乎更是接受自己在短暫停留期間搬了三次家的焦躁感,游移間走入不同的社區,增添在異地生活感。

藝術進駐的夥伴關係

台灣藝術進駐空間的生存法則與歐洲、日本和韓國很相似,絕大部分的收入來自於政府補助,部分透過自營和捐贈,但目前佔的百分比依舊低。反觀美國,絕大部分空間的營運收入都是靠私人捐贈以及向基金會提案。當我看著手上在出發前整理的一份紐約在地藝術機構資料庫清單,同時對比另一份贊助機構的列表時,網絡的關聯性越來越清晰。直到親身拜訪這些單位後,原本網路上那些冰冷的資訊,在體感感受下,機構的形象變得更加鮮明,當然實際面臨問題的癥結點也在談話間默默地浮出。

美國藝術機構的營運的經費來自政府、私人、基金會和企業。而美國的慈善文化和抵稅制度是私人或機構捐款的推手,除此之外,也有空間開始尋求其他的穩定財源,例如逐步擬定「捐贈基金」(endowment)的規劃,委託專業人士協助,另闢一條財源,以穩定孳生的利息來支持空間的營運,朝向永續的目標前進。有穩定「捐贈基金」(endowment)的前提就是要有捐款,而且最好是沒有限制(non-restriction)的捐款,要刺激捐款,就需要有抵稅機制。當然金錢不一定是唯一互換的機制,空間、專業諮詢、人脈網絡資源、執行服務等都可以是成為夥伴的交換物。

Residency Unlimited

此次我的接單單位是Residency Unlimited,座落在布魯克林的藝術進駐空間,2011年立案為 501 (c)(3)的非營利組織,提供國內外藝術家和策展人客製化的進駐體驗。Nathalie Anglès 為目前的營運總監,整個工作團隊也包含藝術總監、行銷夥伴、技術協調夥伴以及實習生們。組織人事規模小,工作人員的工作模式也各自不同。在一間沒在使用的教堂裡辦公,空間不大,功能很多,也可變成辦理展覽和講座的空間。在紐約,寸金寸土,RU並沒有直接提供工作室給進駐者,但會透過夥伴關係(Collaboration and Partnership),網絡串連的方式客製化進駐體驗。例如,我駐留的這段期間,RU透過與其他單位的合作的方式,安排有需要工作空間的藝術家在 Chashama Studio, Govornors Island, The Clemente center, Puremoon Studios等空間駐留。另外,定期安排客座策展人與當期藝術家針對作品作討論,有時也會請外部策展人協助策展。

部分進駐計畫是與其他機構合作,像是受委託接待The Young Visual Artists Awards (YVAA)的獲獎藝術家在紐約進駐2個月。計畫資金來自於Trust for Mutual Understanding,RU做整體進駐規劃的執行。除了這類的計畫執行外,也有與國際單位合作,接待他們選送到紐約的藝術家。這幾種合作方式也是RU的經費來源,或許是這些計畫和撰寫提案就耗盡心思,私人募款似乎就沒有積極經營。

註:《國內稅收法》被立案為501(c)(3) 的組織通常稱為慈善組織,可獲得免稅捐款。透過 Propublica的公開網站資訊可以從From-990來觀察組織每年的營收和支出的狀況。

Residency Unlimited的外觀。
在 Residency Unlimited 進駐期間分享台灣藝術進駐資訊。
與阿爾巴尼亞藝術家 Sead Kazanxhiu 討論他的創作,概念圍繞在身為少數民族(Roma citizen)的自我意識覺醒和為族人捍衛權利。他的進駐是由 The Trust for Mutual Understanding 所資助。
已經移居芬蘭數十年的哥倫比亞藝術家Paola Fernanda Guzmán Figueroa,在芬蘭駐紐約文化機構Finnish Cultural Institute in New York的支持下,參與Residency Unlimited的進駐計劃。此為她在總督島(Governors island)進行的行為藝術表演,透過步行傳遞她對家鄉的思念。
進駐期間Residency Unlimited安排參訪Queens Museum,照片為展覽部的負責人Hitomi Iwasaki導覽藝術家Aliza Nisenbaum在疫情期間的駐館創作。
擔任捷克藝術家Jakub Jansa在Anthology Film Archive的主持人,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經驗。作品〈Club of Opportunities〉的故事主角是一個芹菜根,想要突破他的階級, 擠破頭想進入酪梨的上流社會, 但進入後卻發現自己依舊格格不入, 像是穿錯鞋般的不舒適。那種膨風又自卑的怪異突然闖進花群中,大放厥詞,最後被一位看不見未來的先知給好好修理一頓。
參訪巴西藝術家Talita Zaragoza在紐約的工作室。

準備出門的前一個月,RU 便開始透過線上會議,確認此次進駐的目的。駐留期間希望我們盡可能可以參與藝術家見面會、藝術家工作室參訪行程 (studio visit),以及其他參訪行程(Field Trip)例如 Dia Beacon, Storm King Art Center, Queens Museum, Material for art, Smack Mellon 等。所有行程和最新消息都羅列在新研發的行事曆 app,並以信件的提醒作為輔助。期間我也曾在 Meet Over Lunch 分享過去在台灣的計畫以及台灣藝術進駐網絡。停留的時候,與同期進駐藝術家捷克藝術家 Jansa Jakub 相談甚歡,他便邀請我擔任他在獨立電影院 Anthology Film Archives 放映會的主持人。所有在這段期間發生的事都是緣分,大家求的不是只是在異地生活的經驗,更希望獲得的是機會。平台別人可以為你搭建,但機會是要自己創造出來的。

WaterMill Art Center

WaterMill Art Center 位於Southampton,創辦人 Robert Wilson 為美國實驗劇場的先驅,在 1969 年的時候創立了 Byrd Hoffman watermill foundation,這個基金會支持 Watermill Art Center 的相關計畫。1992 年正式遷入時,當時是先開啟夏日工作坊的想法,一切規劃都非常有機,且穩定的擴大。創辦人 Robert 也將這個空間視為以實驗性為主的地方,是 think tank 可以讓大家在此交流、激發、與排練。

Watermill art center 藝術家住宿的空間。
創辦人Robert Wilson 秉持著作品就應該是要擺出來觀賞的心,打點整個空間。

2008年,機構當時其實面臨一次非常嚴重的經濟危機,但也因為贊助者相信機構,重視他們長年來以藝術創造的社會影響力,所以才度過危機。目前,他們經費的來源大致分成三項,40%來自於政府和私人基金會的獎助金; 30%來自於私人或董事們的捐款;最後30%來自於自營(開設大眾和專業的藝術課程)。聽完介紹後,最感動的是其實他們在兩年前就開始推動學費可以是支付你可以支付的金額即可(pay as much as you can),這也歸他們的營運經費的穩固。五年前他們也開啟捐贈基金(endowmenet)成為其中一項穩定收入來源。

除了每年固定的募款活動外,他們也有一個特別計畫「不只是另一個漂亮的面孔(Not just another pretty face)」 ,這個計畫是建立藝術家與藏家之間的關係,而Hyde Park Art Center則是居中媒人,透過協調,以有趣好理解的方式,同時又能讓藏家理解藝術家的創作過程,然後也推進藝術家與藏家們的互動,建立新的支持系統架構。我想機構能長久的原因來自於很堅強且很有創意的行政團隊,加上有力的董事會做後盾。董事會的成員曾跟他們說「做就對了!」就是這句話,才能讓團隊持續的不斷推進,也才有更多的累積。

自學組的規劃

出門在外除了靠人也要靠自己。在傅爾布萊特基金會和文化部的規劃下,獲獎者是拿到一張支票,所以除非是本來就有美國帳戶,要不都必須在當地開戶才能兌現,同時也需要辦理社會安全卡(爾後報稅使用),聽起來有點麻煩,但說實在我很享受整個過程,不瞞大家說,這段經驗帶給我踏實的安心感。為了快速地營造在地生活感,時不時就去跟銀行員聊天,報名參加瑜伽和皮拉提斯體驗課程,在附近公園的農夫市集與店家閒聊,和房東尬聊,連在紐約的「哲學星期五」和「Toastmaster」活動都不放過。因為步調對了,我才能更放心專注在研究主題上,而這些不同的嘗試也打開我對美國不同面向的認識,更凸顯移動的意義。

此次研究之旅,刻意選擇小組織作為接待單位,主因也跟過往在小組織的工作習慣有關,接待單位沒有提供的資源,我就利用各大機構所提供的免費資源來豐富整個行程,例如自己申請進入古根漢典藏中心,參觀機構的文件典藏。申請Culture pass便可以預約免費進美術館看展覽,想省錢就要多找攻略。當時,我過去曾經合作過的策展人介紹在地夥伴給我,他們準備要建立綠色藝術實驗室聯盟(Green Art Lab Alliance)的北美版,所以陸續在與著重在環境藝術的機構聯繫,停留的期間我也共同參與部分的拜訪行程,增添了整段旅程的豐富性。

在古根漢典藏中心調閱與藝術進駐相關的資料。
在紐約短暫停留間,打破自己I型人格,在路上成功的搭訕一位女士,她邀請我到她家族經營的帆船上一邊互相聊彼此的計畫,一邊遊哈德遜河。當她談起當時911發生時,很多船隻都出動去救人,從河上看向曼哈頓島的天際線,內心有許多感觸。
Fulbrighter Judith Selkowitz貢獻自己的經驗和時間,帶著這一期的Fulbrighter到蘇士比拍賣公司看即將要拍賣的作品。(照片Judith Selkowitz提供)

在離開的前一刻,剛好趕上Fulbright安排的不定期活動,我覺得很值得也是一種新體驗。過去的Fulbright 獲獎者,同時目前也擔任藏家顧問的Judith Selkowitz 帶其他同期的獲獎人一同參訪蘇富比(sotheby’s)拍賣前的預覽,她用她的專業經驗和看作品的角度帶著我們認識拍賣市場以及藏家們都在想什麼,著實為我這段旅程劃下很棒的結尾。

感謝傅爾布萊特基金會和文化部的支持給了這麼好的機會可以讓我在紐約待上三個月,也感謝自己願意空下一段時間重整自己的思緒。當我接收到這麼多的機會,我也願意分享我更多的心得給未來有想去紐約,或想申請此項補助計畫的朋友們。以及只要時間許可,也願意帶著停留在台灣的Fulbright學者們更近一步的認識台灣的藝術與文化,歡迎與我聯繫。

關於筆者

洪秉綺,獨⽴策展人與專業藝術行政。現為自己人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曾任台灣藝⽂空間連線 TASA 協會理事長、竹圍工作室營運總監與台北紅館主任。畢業於英國倫敦金匠大學(Goldsmiths)文化產業碩士,研究游擊式文化在仕紳化空間的政治關係。近年試圖想實驗透過不同的體感經驗來探究感知與情緒。

過去在藝術進駐機構中主要負責組織營運規劃和協助藝術家執行進駐計畫。近期策展包括「親愛的大樹:」(2023-2024)、「水曰」(2023)、「鏡子:療癒工藝線上展」(2022)、「展演中的身體感」(線上計畫,與黃又文共同策劃,2022) 「那是種習慣:城南客家計畫線上展」(2021)、「紀錄軌跡」(2020 )、「轉⾝之藝─從駐村看當代⼯藝」(2020 )。曾於法國巴黎西帖國際藝術村進駐(2022)並獲選傅爾布萊特—臺灣文化部藝文專業人才獎助計畫(2023)。

Good pieces need to be seen.

SHARE THE ARTICLE

Picture of Ping-Chi Hung 洪秉綺

Ping-Chi Hung 洪秉綺

Iris Ping-Chi HUNG is an independent curator and art coordinator based in Taiwan. She is a co-founder of the curatorial team Mutualism and friend of Green Art Lab Alliance. Her practice explores the supporting system in the arts, cross-discipline collaborations,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local connections. Her curatorial interest focusses on perception and emotion through various body experience. 洪秉綺,獨⽴策展人與專業藝術行政,現任自己人策展團隊成員與綠色藝術實驗室聯盟的好友。關注在藝文環境支持系統、跨界跨領域合作、國際交流以及在地社群連結。展覽策劃主軸著重在透過不同的體感經驗來探究感知與情緒。

更多文章

近期文章

傅爾布萊特—臺灣文化部藝文專業人才獎助計畫
Feng-Chih Tsou 鄒鳳芝

蛻變中的紐約

Research & Reflections

fulbright taiwan online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