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bright Taiwan online journal

fulbright Taiwan online journal

波士頓的豐厚文化底蘊與羅拉小鎮的純樸安適:友誼.熱情.學習

二十多年前,在美國賓州匹茲堡大學取得碩士學位的經驗是美好而愉快的,可惜當時的我專注於課業的學習,未能深入體驗美國的文化與生活。回臺灣後,忙著家庭、博士班進修、教學與研究,雖曾在世界各地參與國際研討會,但會議地點均非美國,因此竟然超過二十年未曾踏進美國。

直到因緣際會下在2017年帶領輔仁大學與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學生到舊金山市立圖書館見習,短暫一周的行程,勾起了在美國求學生活的記憶,既陌生又熟悉。因此,在二十多年的教學後,藉著休假研究的機會,我想要再度前往美國充電,探索未來的教學與研究方向。很幸運地獲得了資深學者傅爾布萊特研究獎助金(Senior Research Grants),於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期間訪美,開心地扮演著學者與研究人員、學生、文化體驗與社會觀察者等不同角色。

身為圖書資訊學專業教師,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瞭解美國學術圖書館的經營實務,尤其是學術傳播、數位人文、研究資料管理等業務。出發前,僅先透過國家圖書館協助,獲取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館員的聯絡方式,透過電子郵件魚雁往返,邀請兩位美國當地的圖書館員接受訪談。當時的我著實有些擔心實際能受訪的館員人數。說服素未謀面的美國大學的圖書館館員接受我的訪談邀約是此行最大的挑戰。

我的訪問機構是密蘇里科技大學(Missour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該校圖書館館長Hsin-liang (Oliver) Chen是我認識二十多年的老朋友,也是我此行的貴人。在我申請獎助金時,他任職於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Boston),因此我的計畫書主軸是訪談波士頓地區的大學圖書館員。透過他的牽線,我不僅成功訪談密蘇里科技大學的圖書館員,也達成計畫書中訪談波士頓幾所知名大學圖書館館員的目標。

傅爾布萊特研究獎助金不僅提供實質的經費補助,「傅爾布萊特學人(Fulbrighter)」的身份更為我的訪問研究帶來不小的助益。在寄發訪談邀請給各大學圖書館素昧平生的館員時,託「傅爾布萊特學者(Fulbright Scholar)」的頭銜之福,約九成的館員願意接受我的訪談邀請。我成功訪談了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密蘇里科技大學等六校共計十七位館員。受訪館員的業務職稱包含學術傳播館員(Scholarly Communication Librarian)、研究資料管理(Research Data Program Manager, Data Management Services, Senior Research and Data Librarian)、數位學術館員(Digital Scholarship Librarian)、參考館員(Reference Librarian,  Research Librarian)、電子資源館員(Electronic Resource Librarian)、中文館藏讀者服務(Public Services / Chinese Collections)等,其中兩位為圖書館行政工作,包含評估計畫經理(Assessment Program Manager)、駐館創業家(Entrepreneur in Residence)等業務。

有感於幾次與美國的圖書館員互動,感受到他們對於圖書館工作有著強烈的使命感,因此特於訪談大綱設計一題:「如何持續保有對館員工作的熱情?」回臺灣後,整理訪談錄音檔,可歸納為二大因素:其一為不斷變化的工作內容可持續動腦思考如何因應;其二為協助讀者解決資訊查找問題,提供資訊服務,滿足讀者資訊需求,而讀者也往往予以正面的回饋,讓館員願意持續投入。此外,館員的熱情也呈現在跨校的合作中:波士頓大學與波士頓學院的博士級館員合作辦理Crowd Cafe活動,號召群眾每月投入兩小時協助整理各類型數位資料,希望能眾志成城,協力完成各種數位典藏計畫。我於訪美期間,一次是到波士頓大學圖書館參與該活動,另一次在密蘇里州參與遠距會議(Zoom meeting)來貢獻己力。

除了訪談館員之外,到大學旁聽課程,觀察美國大學課堂上師生互動,也是此行主要目的之一。由於在2019年秋季學期(fall term),分別在羅拉(Rolla)與波士頓兩個城市,因此我在密蘇里科技大學旁聽了商學院的兩門研究所課程與一門大學部課程,在西蒙斯大學(Simmons University)旁聽了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的兩門課程,獲益良多。感謝授課老師願意讓我這外來者坐在教室數周的時間,見識了教師如何用心設計規劃課堂與線上教學課程,尤其是線上教材之豐富與細緻,處處可見教師花費許多心力於準備教材資源。不同的教學方法與作業設計的方式促進學生於課堂中的討論與互動,這對於我改善教學方法有很大的啟發。此外,在西蒙斯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分享個人研究,意外促成與該校二位教授合作研究的機會。在我回到臺灣後,我們仍持續線上會議商討研究細節,亦是此行的重要收穫。

體驗美國文化與生活也是此行的重要目的。因個人廚藝較當年留學美國時進步許多,所以常買球芽甘藍(Brussels sprouts)、羽衣甘藍(Kale)、瑞士甜菜(Swiss chard)等臺灣不常見的食材來自行烹飪。我還藉由烹飪與若干館員搭建起友誼的橋樑,交換中西方不同烹飪方法與經驗,回臺灣後仍持續與若干館員互通有無,交換烹飪的心得。

我在美國期間走訪了不少圖書館、博物館與美術館:在哈佛大學的玻璃花博物館,讚嘆以玻璃製作的栩栩如生的花與植物;在波士頓的當代藝術學院(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 體驗草間彌生(Yayoi Kusama)的無限鏡屋(Infinity Mirror Room),感受鏡面反射各種大小的圓點;還有波士頓美術館(Museum of Fine Arts, MFA)、波士頓圖書館(Boston Athenaeum)、聖路易斯美術館(Saint Louis Art Museum)……等都各具特色。其中最特別的經驗是在伊莎貝拉博物館(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參與Sonic blossom的活動,一邊看著館中豐富的展品,一邊傳來歌者對隨機挑選的遊客在中庭唱著美妙的歌聲,是一席兼具視覺與聽覺的藝術饗宴。當我參觀結束,走回一樓走廊時,迎面而來一位盛裝打扮的歌者,對我說:「May I give you a song of gift?」我又驚又喜地回答「Yes, please.」他引導我坐在花園中庭的椅子上,我聽著他美妙渾厚的歌聲,感動得濕了眼眶,沉浸在藝術的美妙中。(後來上網查詢相關資訊,原來是華裔藝術家李明維的行動藝術,相關過程請參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rlbYK1QA2Y。)

在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花園中庭,盛裝的歌者為隨機挑選的遊客唱歌,呈現Sonic blossom的互動藝術

除了靜態的參訪,也參與了幾項波士頓的年度盛事:在HONK! Festival跟著吹喇叭、踩高蹺等遊行隊伍遊街,好不愉悅的健走經驗!在查理河畔看著划船比賽(The Head of the Charles Regatta),為陌生選手們加油。參與了2019年Boston Book Festival,與麻州大學波士頓分校圖書館館員結伴趕場聽作者分享寫書歷程,造訪不同教堂參與作家與讀者互動的說書會特別經驗,充分感受波士頓濃厚的文化氣息。其中一場主題為「Technologies of Freedom or Control?」的演講,反思科技帶來的便利與隱私侵犯的擔憂,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參與2019年波士頓書展,在Emmanuel Episcopal Church參與新書座談會,作家分享寫書歷程後,讀者排隊等待提問。
參與2019年波士頓書展,在Old South Church。四位作家分享寫驚悚小說的寫書歷程,左一為主持人,其他四位分別為四本書之作者。

動態活動的體驗令我回味無窮:去芬威球場(Fenway Park)看紅襪隊(Red Socks)對抗明尼蘇達雙城隊(Twins)的棒球賽。到哈佛體育場(Harvard Stadium)看Howard對抗Harvard的足球賽,在美國友人的解說下,體會了美式足球的力與美以及現場觀眾的熱情,中場休息的霍華德大學(Howard University)樂儀隊表演相當有看頭,隊員們各個訓練有素、動作整齊劃一,還有不少花式動作,想必花費不少時間練習。此外,美國友人帶我們去波士頓近郊的Honey Pot Hill Orchards採蘋果,喝蘋果汁,吃農場特製甜甜圈,享受美國式的農場輕旅行。十一月回到密蘇里州羅拉市後,我幾乎每天去密蘇里科技大學體育館中的健身房報到,相較於在波士頓體驗激情的體育競賽活動,日常的自我肌力訓練,更貼近真實生活。

美國友人還帶我去參加爵士音樂會,在City Winery餐廳參與上原廣美(Hiromi Uehara)的爵士樂獨奏會,感受她獨具一格的爵士樂,體驗波士頓夜生活。另外,我也曾在密蘇里州羅拉市的Leach Theatre參與密蘇里科技大學爵士樂社團的成果發表會,領略都市與鄉村各有千秋的文化。

訪美的尾聲,在密蘇里科技大學體驗了幾場雪。先前留學美國時,曾在匹茲堡體驗下雪天,深知雪景雖美麗,卻也帶來生活的不便:外出行走時要特別注意地面的冰層,開車前需刮除擋風玻璃上的雪塊等等。此外,適逢感恩節,與友人及來自世界各國的研究人員一同前往密蘇里科技大學機械系教授為他的研究團隊所舉辦的餐會,享用別開生面的感恩節火雞大餐。

密蘇里科技大學在2019年12月為秋季學期畢業生所舉行的畢業典禮

此次出訪,受到許多貴人的協助,一切順利平安,不僅完成訪談館員的主要任務,也彌補當年留學未能多多體驗美國文化的遺憾,最寶貴的是與若干位美國大學圖書館館員成為莫逆之交,回到臺灣後仍時常分享生活經驗。更覺幸運的是,回到臺灣之後,新冠肺炎的疫情,才開始在美國與世界各地蔓延,美國很多城市實施相關防疫措施如:就地避難(shelter in place)或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等。萬一我於疫情期間造訪美國,怎能有機會體驗多彩多姿美國文化呢?衷心感恩訪美過程中的人事物,也希望新冠肺炎疫苗早日上市,有效控制疫情,美國能早日恢復昔日活潑而有生氣的日常生活。

Managing Editor: Tsai-Jen Wu 吳采臻

Good pieces need to be seen.

SHARE THE ARTICLE

Picture of Yuan-Ho Huang 黃元鶴

Yuan-Ho Huang 黃元鶴

Yuan-Ho Huang (黃元鶴) is a professor at the Department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t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in Taiwan. He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formetrics and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retrieval services, and patent analysis. She was the grantee of the Fulbright Visiting Scholar Program and visited Missour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as a senior visiting scholar from August, 2019 to January, 2020.

更多文章

近期文章

Research & Reflections

fulbright taiwan online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