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國際藝術村與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工作,受藝術村主要業務藝術進駐影響,開啟自己對異地體驗、創作、交流的嚮往,於2018年申請第一次駐村在宜蘭利澤國際偶戲村,駐村期間的創作與交流迄今仍點滴心頭。2019年申請到2020 ASSITEJ Next Generation residency programme, Tokyo(國際兒童及青少年戲劇協會,第20屆東京年會)因疫情延期至2021年改線上,但因工作因素未能參與。即使全球疫情仍未澆熄自己對國際交流的熱切,於2020年申請Fulbright獎助計畫,於2021年5月獲得本次 Fulbright獎助計畫赴紐約執行交流任務。
撰寫交流計畫過程中,回望自己對於美國偶戲的印象。直覺印象便是自小看過芝麻街美語。操偶師一手的張合來操控布偶頭的張閉嘴,還可以運用指頭關節讓戲偶眼睛有擠眉弄眼的動作產生,另一手則以桿子操控戲偶的雙手,這樣形式的戲偶是由Jim Henson在1955年創造,結合「Mouth」與「puppet」組成稱為「Muppets」。Jim Henson製作出世界知名的布偶劇電視節目《芝麻街》,劇中角色豬小姐 (Miss Piggy) 與青蛙科米 (Kermit) 更成為全美國重要文化象徵。Henson嘗試以偶戲形式拍電影,1979年首次以Muppets偶戲形式製作一部音樂喜劇電影《The Muppet Movie》,1982年親自執導一部精緻細膩的奇幻史詩級偶戲電影-《魔水晶 (The Dark Crystal)》,而後陸續拍了幾部偶戲電影,1986年《魔幻迷宮(Labyrinth)》男主角更找來當紅歌手大衛鮑伊(David Bowie)。Jim Henson跟著他創作的科米蛙 (Kermit the Frog)列入1997年蘋果電腦Think different系列廣告歷史人物中。
Jim Henson Company持續著眼於偶戲劇集與電影的拍攝外,另外設立非營利基金會The Jim Henson Foundation 長年支持藝術家獨立偶戲創作,曾辦理多屆偶戲節,不間斷給予美國偶戲創作者各項贊助計畫支持。因此本次計劃將 The Jim Henson Foundation 作為Host機構。第一天報到,意外發現基金會辦公室設在The Jim Henson Company製偶工作室,在基金會經理Z. Briggs介紹下親眼見到影視的Muppets製作,這製作過程是無法對外公開,於是不能拍攝製作過程當下與環境,僅開放拍攝裝飾戲偶的素材抽屜,各層抽屜放置著各樣眼睛、鼻子、嘴巴、眼鏡…等裝飾物件。儘管曾經於Netflix看過紀錄片關於Muppets操偶師的心路歷程,當中幾幕畫面有帶到Jim Henson Company的製偶工作室,實際親臨現場大開眼界,如夢似幻般的場景,甚至還有機會跟製偶師互動。結束報到回家路上,邊回想到方才工作室所見而連結到自己駐村在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 Lize Puppet Art Colony,穀倉空間的製偶空間各樣道具與工具一應俱全的畫面,當下在創作戲偶的純粹與享受!
6月下旬去了一趟離基金會不遠的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參觀The Jim Henson Exhibition,文件展形式呈現影集與電影的戲偶及道具,展示著Jim Henson Company經典電視劇及夜魔水晶的幕後發展脈絡。展覽中最印象深刻是有兩區互動展示,讓觀眾親手裝飾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Muppet戲偶,這就是自己在偶戲工作室只能看不能碰的,在這展覽能夠盡情將這些眼睛、鬍子、頭髮、服飾放上張嘴毛絨布偶上。若想親自操偶,展區設有一個即時互動的攝影裝置,將你現場操偶的畫面帶入電視螢幕當中,彷彿自己親身參與了電視劇的製作。在這一個展覽讓我感受最深的是Jim Henson對偶戲的熱情,以一種輕鬆幽默的方式介紹製偶的樂趣,是沒有壓力與包袱的去接觸與創造。
偶戲交流之旅,在報到日當天拜訪與The Jim Henson Foundation同一棟辦公大樓的 Chinese Theatre Works,由馮光宇在2001年繼承Jo Humphrey於1975年成立The Gold Mountain Institute,整併她與Stephen Kaplin於1990年成立Chinese Theatre Workshop(CTW)。 短短兩小時,馮老師分享劇團目前在紐約發展的經驗與現況,個人也藉此分享台灣布袋戲的歷史脈絡以及台北偶戲館。在7月13日參與CTW辦理的線上活動-「亞洲與美國傀儡戲劇間的影響論壇」,會議中分享者有台灣的無獨有偶總監鄭嘉音、香港明日劇團創辦人王添強Simon Wong、印尼Papermoon Puppet Theatre藝術總監Maria Tri Sulistyani (Ria)、紐約雙重影像實驗工作室負責人鄭淑芸,可惜因會議時間限制,僅能聽到各劇團經驗分享,未有較多的互動時間。
這趟紐約行程有一位重要的引路人「雙重影像實驗工作室」(Double Image Theater Lab)負責人鄭淑芸Spica Wobbe,移居紐約超過20年的台灣人。2016年曾在台北偶戲館辦過《偶的天堂》展覽,啟程紐約之前並不認識她,但在台灣偶戲圈聽到這號人物業已多年,未有機會謀面。很榮幸這期間有她的關照與引介,讓我得以貼近偶師在紐約生活,獲悉偶戲創作者在紐約賴以藝術維生的輪廓。其實兩地表演工作者所面臨困境大同小異,例如表演機會(舞台)、公部門補助(計畫支持)、門票(觀眾培養)。紐約作為世界舞台,機會或許相對多。但要穩定的收入可能需要有經紀人穿針引線,協助生意談判。不然就是slash career,以其他工作去支持創作,台灣也如此。一開始可能會是沒有收入方式去參演,或是微薄的車馬費只為獲得被看見的機會,以求未來有更多表演的機會。另外就是到地方單位藝文中心擔任teaching artist,或是劇場空間駐館作為教育活動講師執行演出前後體驗課程活動(Pre-show and post-show workshops)。這趟行程能有機會在公眾場合分享台灣布袋戲與台北偶戲館,同樣是鄭淑芸穿針引線。7月24日於21 Pell St-First Chinese Baptist Church辦一場示範演出分享會。該教會由女權倡議者李彬華(Mabel Lee 1897-1966)於1926年募款成立,座落China town小而典雅,該空間原名「李韜紀念堂」,胡適為之題字,現已改名只剩「紀念堂」於建築立面上。分享會當日除了一般喜愛藝文或感受台灣味的觀眾外,尚有幾名的偶戲從業人員,包含Jim Henson基金會經理Z. Briggs及她的丈夫Chad與兩位小孩到場支持(夫妻倆共同創辦WonderSpark Puppets劇團,Chad同樣獲得Fulbright獎助計畫預計2023年訪台)、Puppets Come Home at Coney Island主要負責puppet slam的總監Brendan Schweda、偶戲藝術家Mery Cheung、與鄭淑芸有過多次合作的舞蹈藝術家Margaret Yuen,除了從觀眾互動中獲得他們對於布袋戲的反應外,更與在地的藝術家連結,為這場分享會留下美好的交流互動。
這次偶戲資訊的取得主要透過Jim Henson基金會網站的Puppet Happenings刊登的演出訊息,藉由基金會經理的介紹,獲得一些看戲的機會,甚至還能在演出結束與劇團交流。第一場看戲的地點在一間主打兒童劇院的新勝利劇院(New Victory Theater)Manual Cinema:Leonardo! A Wonderful Show About a Terrible Monster 操偶師在實物投影機操作紙偶、小道具,翻閱立體故事書,時而搭配攝影機拍攝演員、muppet的演出,整場投影出畫面就像是電影畫面一般流暢。該空間的主要客群以親子為主,在演出前安排了體驗活動,讓小朋友在等待看戲的同時可接觸動手操作而對該戲劇有基本的認識。公共空間是以孩童使用為主體考量設計規劃,特別從洗手間很能直接感受不是慣行的以大人思維的設計動線。
Swedish Cottage Marionette Theatre:Wake Up, Daisy! A Modern Take on Sleeping Beauty 劇場位於中央公園一座近150年歷史的瑞典小屋,演出內容是歌舞型式。結束之後到後台與藝術總監Bruce Cannon簡短交流並介紹該劇團成員多數有著10多年經歷,並登上高臺感受操偶師的角度。
Bread and Puppet Theater & Boxcutter Collective:The Divinity Supply Company,粗獷手感的舞台,以瓦愣紙製作出生猛詭譎的紙偶,演員的肢體搭配各式樂器彈奏出來的音樂或效果聲,一場充滿詩意及象徵意涵的黑色幽默劇。演出後跟團員小聊,對方回饋幾年前曾來過台灣演出,並力推到Bread and Puppet Theater,是一處偶師的朝聖點。
Happenstance Theater -POCKET MOXIE 在一艘船上演出,The Waterfront Museum 是一艘船有著展覽空間、演出空間、船長生活起居空間。這一齣戲是街頭賣藝經典雜耍風格,有魔術、馬戲、雜技、偶戲、腹語、物件,一幕換過一幕,劇情非連貫性,觀眾輕鬆沒壓力享受表演娛樂。角色轉換隨每一小節內容微調,每位演員皆能補位樂器、聲響的搭配,變換組合很流暢,同時還能跟觀眾互動。這一齣戲有一對操偶師夫妻檔(Alex Vernon、Sarah Olmsted Thomas)遠自華盛頓而來,特別在這演出中作為偶戲演出擔當。
HIT THE LIGHTS! THEATER CO. – ISLA 演出的形式以光影呈現,舞台上主要以三塊ㄇ字型排列的投影布幕,演員在舞台中央演出時,影像投射形塑出生活場景。隨場景調度需求,如角色旅行搭交通車到下一場景,會立上第四塊布幕於正中央,遮蔽後頭三塊布幕。整齣戲隨劇情發展,畫面的流動,演員的歌唱,彷彿搭上MV畫面的小型音樂演唱會,本作品是由主演的真實故事改編,到戲劇尾聲在黑暗的座位區能瞧見到周圍觀眾悄悄的擦拭眼淚,深受劇情感動。
Phantom Limb Company – The Puppet Cycle:Small World Stories 走到Manhattan West 廣場上,演出時間到了想說怎麼沒有任何舞台,只見身著方格大衣眼帶墨鏡的演員開場,後來另一位身著粉紅大衣演員騎著前置廂型舞台裝置的載貨腳踏車(Cargo bike)進場。搭著音樂,演員轉動軸承將正方箱型物體升高成長方立體露出內凹小舞台,以說書搭配懸絲偶的表演形式,每一幕變換的角色造型從身體相聯繫的三名歌手,換到有著馬戲團夢的小象與大象媽媽,到最後一對搭著雙腳的大紅嘴夥伴。每一個短劇即是反映社會議題的快照,這是該劇團關照氣候緊急狀態與環境正義的創意表現。
WonderSpark Puppets-Fox Fables 由明年同樣獲得Fulbright獎助計畫來台的Chad主演(劇團創辦人為Chad Williams與Z Briggs夫婦),本場演出在Bryant公園內的旋轉木馬區,觀眾對象以學齡前幼童為主。循著孩童的嬉笑聲,放眼望去看見一座裹著紅色絨布幔的方形小舞台,雖是上午時刻,但在8月天下,在密不通風的舞台內演出,想必揮汗如雨(忙著演出的手還來不及擦汗)。戲劇內容是一隻不見尾巴的狐狸藉著旅程上遇到的動物們的身份認同故事,Chad操演每一動物,其聲音辨識度很高,某一些角色甚至安排有著西班牙口音,很貼近紐約多元移民的現實交談。
Coney Island USA-Puppets Come Home(Puppet Slam),就在我完成第一天在皇后植物園台灣蘭花展的工作坊後,趕路前往夏日瘋狂的Coney Island,這一座百年建築的複合型藝術中心座落在大型遊樂場一小角,內有酒吧、劇場、展示館、賣店。2022年下半年,Puppets Come Home舉辦三場次不同主題的Puppet Slam,7月Mind、8月Body、十月Spirit皆以open call方式廣邀創作者參與,每一場演出有6-9個作品,每一作品演出約莫5分鐘左右,由主持人串場,儼如小型綜藝秀,內容葷素不忌(偶戲形式的豬哥亮歌廳秀),Puppet Salm的精神鼓勵創作者勇於嘗試與實驗,藉演出直接感受觀眾反應,進而修正發展後續更為成熟的演出,形式內容非常自由奔放,觀眾感受其生猛活力都報以熱烈的吶喊與助陣,很適合搭配啤酒享用演出,非常放鬆,即使演出時間在夜間9點,且地處偏遠,座位仍舊有八成滿,同時有線上直播收看,費用為現場的半價。這一次有大學老師如紅磨坊裝扮騎偶馬跳著舞推著書,演出後半段就直接是成人版的上空狀態;有一組是運用兩台實物投影機,搭著預先錄製好的口白,觀眾直視表演者一人雙手操作紙偶與景片,緊湊的演出過程,很瀟灑俐落直接將景片推向前方換下一景;Spica阿芸跟Margaret的雙人搭配,在不使用舞台燈下,直接以手電筒的亮度照射手上的「小手」,這樣的表演氛圍,讓觀眾瞬間轉換方才前一組的興奮,屏氣凝神的望向兩位創作者手的「小手」與「小手」的互動,其中一幕,有一「小手」無法爬上框架,由另外一「小手」伸出援手拉了一把,這一暖心的一幕逗得觀眾在當下齊聲「OH~~」的姨母聲,簡單的物件傳達了不凡的能量。最後一組演出,以默劇小丑起頭,該題材是女性的經期,女演員將衛生棉裝上小小手與小眼睛貼在下半身,神改迪士尼Let It Go經典名曲為月經時期女生的感受,唱到尾聲將紅色液體噴淋在衛生棉搭建的城堡,這一令人莞爾的幽默演出,觀眾都熱情吶喊呼應著,當下我想作品若在台灣演出是否會引發爭議,或許甚至民眾撥打1999陳情。就是這麼瘋狂與無極限,Puppet Slam對於偶戲創作者而言就是一個從零到一的實驗性平台,放大膽自由嘗試,Have Fun!總能激盪出新火花。
Embracing the Root是離開紐約前最後一場看戲行程,演出地點在The center at WEST PARK,一座建於1889年的西公園基督長老教會,這一場地提供免費表演空間、排戲場地以及藝術家費用,本次演出作品為2020年春季於該空間的駐村創作,是一個結合物件與偶戲的現代歌劇,進場後看到穿著白色實驗衣的演員,舞台上的長桌放置著古書、植物、頭腦。開場時演員手持蠟燭走上舞台,而後面劇偶透過白色蕾絲布幔現身,空氣感的漂浮在舞台、或走下觀眾席,搭配的歌劇式的演唱,特別在教會空間內演出,滿滿的神秘儀式感。
這趟行程除了看演出與偶戲團交流外,有機會遇到美國生活20年以上的紀錄片導演潘宣羽,原本素味平生,經由臉書共同友人的牽線而認識。初抵紐約不久,宣羽告知想拍我這次到紐約行程的紀錄片,當下想說自己不是什麼咖,台灣演布袋戲的上百團,剛好家父從事布袋戲行業,不是什麼知名劇團,單純自己喜歡搬演,樂於藝術交流推廣罷了。但自己也是理解紀錄片攝影者想要從小人物真實生活去傳達一些概念,想想這也是替自己留下珍貴紐約紀實的機會而答應。因著宣羽初次訪談,po上臉書後與許伯丞大哥認識而受邀參與兩回的TaiwanFest,7月在Chelsea第六大道上,8月在華盛頓廣場公園北側。這兩次的市集,路過的民眾被布袋戲偶吸引靠近攤位,特別在搬演布袋戲偶的時引發好奇心而產生互動,台灣民眾看到布袋戲而引發他們的鄉愁,回饋說以前是在電視上看到,或是街上匆匆一瞥,第一次近距離接觸,甚至可以親手操演很感到新奇。多數的人是第一次接觸,沒想到原本認知的布偶,會擬人般的做出武打、梳髮的動作感到驚喜,從引發他們的興趣在進一步介紹布袋戲在台灣發展脈絡與各樣嘗試。
6月到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Taipei Cultural Center in New York拜訪張惠君主任,與主任分享本次計劃行程,彼此交流偶戲資訊。因而有機會經轉介給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主責台灣蘭花展的同仁,8月份受邀請在皇后植物園辦了4場布袋戲工作坊。這一次的合作促成離開紐約之前8月29日再次受辦事處邀請參與棒球隊大都會的台灣日。當日在皇后區花旗球場大門入口擺上布袋戲偶跟民眾互動,現場三太子神將偶,當下彷彿有著位處台灣廟口錯亂感。活動日邀請中信兄弟球星恰恰到場開球,因此有特別多的台灣球迷簇擁而行,讓一旁美國觀眾好奇為啥有那麼多人追著拍攝,活動時間短暫,多數觀眾主要還是以看球賽為主,所以互動的狀態不似台灣市集相對較多好奇的過路民眾,儘管如此覺得這一次紐約行程能在大都會球場收尾,感受美國生活日常的最好一刻。
這趟交流行程讓我得以實際在紐約生活體驗3個月,最大的收穫就是結識到當地偶戲圈的創作者,還有推廣台灣文化的人們,讓自己回到台灣之後一直不段思考台灣布袋戲對於外國人來說是什麼,個人覺得是開啟對話的一個觸媒,經由好奇接觸而想要認識另一方的文化,欣賞與理解彼此的不同。另一個收穫就是心靈上的自由,這份自由提醒自己要更勇敢地表達與嘗試,尊重彼此狀態下表達自己的不同,而不是為了表面平和而壓抑著,這份自由促使跳出狹隘的框架以獲得更寬廣的境地。
Managing Editor: Yuping Chang 張瑜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