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bright Taiwan online journal

fulbright Taiwan online journal

後疫情時代美國大學遠距課程跨國招生策略-德州3所大學個案研究

此次參與學術交流基金會(Foundation for Scholarly Exchange)傅爾布萊特交換計畫之「教育部中高級人才海外研習計畫」,自2022年9月15日至12月14日止,在美國德州進行為期3個月的學習,期間特別感謝駐休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Taipei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fice in Houston)羅復文處長的指導及教育組楊淑雅組長全程關照與協助安排至多所德州大學實地訪談,聖湯瑪斯大學Dr. Hans Stockton及葉耀元教授的接待,該校前董事及前僑務委員王敦正先生致力推廣臺灣華語文教育與在休士頓期間各方面的協助,以及華語教學中心老師Nicole Hsiao與專案助理Therese Chen的照料。

臺灣高等教育向來多以傳統實體課程面對面的教學方式為主,強調言教、身教及境教的沉浸式學習,在境外學生招生方面亦以招收來臺就學親授方式為原則,從「外國學生來臺就學辦法」、「僑生回國就學及輔導辦法」、「香港澳門居民來臺就學辦法」、「大陸地區人民來臺就讀專科以上學校辦法」等境外學生「來臺」就學法規可知。

2019年末,新型冠狀病毒疫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襲捲全球,以實體教學環境為主的大學教育更是首當其衝。疫情期間,各國實施邊境管制,國際移動大受限制,無論學位生或華語生想來臺就讀,都受到疫情影響難以成行。在長期且嚴峻的疫情威脅下,為使學生不致中斷課業學習,許多大學被迫做出改變,必須將原來的實體課程全部或部分改為線上課程作為因應。

一開始因為準備時間不充足,且學校、教師及學生三方進行線上課程的軟硬體資源尚未充分、操作方式不熟悉、考試及評分的標準與公平性疑慮等問題紛至沓來,形成一陣混亂與緊張。實際運作下來,不少大學發現線上課程的實施並非如想像般困難,尤其對因疫情影響無法入境來臺的境外學生,遠距線上課程不失為未來跨國招生的重要選項。後疫情時代來臨,遠距課程招生是否應有不同的思考,採認規定是否應該改變,需要何種配套措施,這些問題都非常值得深入探究。

美國向來是高等教育輸出大國,許多大學在國際間有相當高的聲望及口碑,是國際學生出國留學的首選,其辦學理念、經營方針及招生策略等,值得深入研究及學習。美國教育系統分由50個州各自經營管理,各州亦發展出非常多元的教育型態。在查找美國高等教育機構(大學及學院)數量時發現,與臺灣甚為明確的高等教育體系非常不同地,「美國總共有多少高等教育機構(大學及學院)?」這樣單純的問題卻出現差異甚大的各種不同答案。

美國幅員廣大,高等教育由各州治理且型態多元,聯邦政府-美國教育部(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在全美教育的角色與臺灣的情形大不相同,雙邊教育部有著共同的角色任務,都負有制定政策(policy)、法規(Legislation, Regulations, Guidance, and Rulemaking)及編列與分配教育預算的權責,但在臺灣,教育部在管理學校的密度上顯然更細、更深入許多。

學校數量在高等教育領域隨著時間變化也是很常見的,許多大學可能會歷經合併或關閉。總體而言,美國的大學數量正在減少,尤其是營利性大學;教育與其他的產業一樣,都不可避免地會歷經開放、擴張、合併及關閉的過程。美國大多數近期關閉的大學都是因為在財務上陷入困境而不得不關閉學校,該等大學因為負面宣傳,學生入學人數大幅下降。此節與臺灣近幾年部分大學因少子化衝擊而發生財務困難而退場的情形相當類似。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特刊於2022年10月12日公布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結果,仍以美、英表現最佳,美國有7所、英國有3所列名前十大。整體而言,美國有177校進榜仍是最具代表性的國家,也是前200名大學中上榜最多的國家(有58校)。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在全球研究型大學的領先地位開始有了變化,而中國大陸則有漸漸趕上的趨勢。2023年美國有34所大學進入前100名,低於去年的38所和五年前的41所、六年前的43所;與此同時,中國大陸則有7所大學入列,高於去年的6所和五年前的3所、六年前的2所。全球排名顯示,美國大學在「研究」方面的優勢正逐漸減弱,部分原因是菁英大學與其他大學之間的落差越來越大。

同時,臺灣共有43所大學校院進入世界大學排名,數量創歷史新高,其中有3所大學首次入榜。臺灣上榜的大學仍以國立臺灣大學排名第187表現最佳,但比去年大幅退步了74名,主要原因在「教學聲望」與「研究聲望」兩項指標的分數下降許多。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大學排名評比中要維持名列前茅,不能只是守成或有點進步就好,稍一鬆懈立刻就會被趕過去,這與上述美國與中國大陸近幾年排名結果互為消長的情形類似。

本次研習擬透過美國德州3所大學實地訪談,瞭解疫情對美國大學遠距課程招生策略有無產生衝擊,並探討疫情前的規定及實務、疫情中的調整及因應,以及疫情後的改變及配套,做為我國大學遠距課程招生策略之參考。為提升對美國德州大學在招收國際學生之目標、願景及策略等瞭解程度,實際訪談超過計畫原定數量(3所)之不同規模、類型、條件的學校,參訪學校包括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三一大學(Trinity University)、休斯頓大學市中心分校(University of Houston Downtown)、聖湯瑪斯大學(University of Saint Thomas, Houston, UST)及聖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Incarnate Word)。相關結論與建議如下:

  1. 各國間擴招國際學生之競爭漸趨激烈

    全球少子化現象造成學校生源不足已是各國家地區共同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向為高教輸出大國的美國亦受到少子化及其他國家急起直追的威脅,長久以來「留學美國」為主的浪潮似有逐漸消退的趨勢。
    近年來美國大學加重力道積極向其他國家招生,例如鄰近的墨西哥,惟因移民當局法規限制,墨西哥學生不易獲准入境美國就讀,因而轉向更南方的其他中南美洲國家招生,此舉與我國新南向政策人才培育計畫相似。在臺大專校院就讀的國際學生主要來自東南亞國家,以111學年學位生為例,東協十國學生人數佔境外生總人數的62.58﹪,是來臺大專校院攻讀學位國際學生的主要來源。與上述美國大學招收墨西哥學生不易獲准入境美國就讀的情形相似,少部分東南亞國家學生取得臺灣的大學入學許可後,因無法提出足以就讀之語言能力及財力證明而未能獲發簽證來臺。
    為配合國家移民政策,積極育才、攬才、留才、用才,以補少子化人力缺口,教育部推動「國際專修部」計畫,經核准設立「國際專修部」之大學招收的國際學生,可先修一年華語文,通過華語文能力測驗A2者可接續修讀專業課程攻讀學位,以解決上述東南亞國家學生因語言能力不足而無法申獲簽證來臺就學之問題。
    在少子化、全球化的衝擊影響下,各高教輸出國家地區競相爭取更多國際學生之情形日益激烈,各國莫不使出渾身解數吸引國際學生,包括放寬就讀法規、打工限制及推動相關專案,營造國際學生友善的留學環境,打造國際口碑。各大學亦積極赴海外拓展生源,辦理高等教育展及招生宣導說明會,突顯自身優勢領域與強項,並與當地高中結盟,預為布局爭取潛在的生源。

  2. 線上/遠距課程是國際招生重要策略之一

    各國擴大招收國際學生的策略包括提供獎助學金、減免學雜費或校內膳宿費;專人協助申請入學、跨校修課、雙聯/三聯學制、線上/遠距課程;專責輔導人員在生活上的關懷服務、學伴計畫、教師時間、校長有約;與國(州)內或國外高中密切交流、提早佈局開發潛在生源;於海外設立分校或分部、就近招收當地學生等。
    疫情期間,各校紛紛停課以降低感染的風險,但在疫情出乎意料的長期發展下,為使學生學習不致中斷太久,因而迫使學校實施線上/遠距課程。一開始師生的適應、核予成績的方式、公平性及硬體設備均尚未熟悉完善,引起師生家長不少的抱怨。實施一段時間後,師生已漸熟稔線上課程的操作,對於可省去每日交通時間與費用,也不用受限於天氣(下雨、下雪)影響的線上課程,多持正面肯定的態度,在疫情趨緩的後疫情時代,師生反而希望繼續線上課程。
    國際學生受交通、住宿、生活、文化衝擊及移民法規等限制,開設部分或全部線上課程不啻為重要的國際招生策略之一。線上課程具有方便、省時、省錢、不受時空限制等優點,美國各大學課程教學多由各校自主決定,教育當局未予設限。反觀臺灣,依大學法第1條「大學應受學術自由之保障,並在法律規定範圍內,享有自治權。」法規雖明文賦予大學自治權及保障學術自由,但教育部對各大學之監督管理與行政指導密度仍相當高,對大學開設線上課程有一定的規範及管控,期能維護臺灣高等教育品質與口碑。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3年仍尚未完全解除,嚴重衝擊社會秩序、就學、就業及生活各層面,考量後疫情時代部分國際學生及家長對出國留學仍抱持相當審慎的態度,以避免因跨國移動提高被感染的風險,因此,建議國內適度放寬相關規定,增加大學實施線上/遠距課程的比例與彈性,俾與各國競爭招收國際學生,擴大輸出臺灣高等教育。

  3. 實體與線上課程教育品質之爭

    有學生對於線上課程的學習品質與效果存有疑慮,認為現今網路發達,只要上網google,什麼知識、訊息全都能找得到,何需繳交大筆的學雜費、學分費就讀大學的線上課程?聖湯瑪斯大學Dr. Stockton認為google只能獲得片段的資訊,大學的遠距課程是完整且系統化的學習,培養學生邏輯思考及判斷資訊的能力。
    萊斯大學及三一大學強調只提供高品質教育,不追求學生人數成長及學校規模擴充,要求學生與教師在校園內同一個環境中生活與學習,高度重視每一位學生之學習效果及群性培養,為未來職涯做好準備,學校政策是不開放(增加)線上課程,強調人與人的連結,堅持傳統師生面對面的課程教學,確保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成就。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休斯頓大學市中心分校、聖湯瑪斯大學及聖道大學則對線上課程持開放的態度。休斯頓大學市中心分校及聖湯瑪斯大學均位處休士頓市中心,實體校園有限且無法向外擴展校地校舍,開設線上課(學)程可為因應擴招國際學生的作法。聖道大學除於墨西哥設有一校區,直接招收當地學生就近學習外,並開設全線上/遠距學位學程(100% online degrees)協助學生加速取得學位,可接受學生/畢業校友從未到過就讀學校/母校。
    上述學校無論公私立、規模大小均有一個共同觀點,認為對成人教育或在職學程可以採取較多或全部線上/遠距課程,以方便成人/在職者學習,省去交通、住宿等時間與費用。成人與青年學生所需高等教育不同,成人需在兼顧工作、家庭情況下,迅速獲得所需專業/職業知識、技能及學位。青年學生上大學除獲得專業知識外,大學教育亦訓練青年學生邏輯思考及判斷的能力,透過校園生活可學習社交技巧、培養群性及陶冶品格,培育未來國家社會的公民,且可提升同儕間的同窗友誼,建立人脈網絡,成為未來職涯發展的重要助力,這也就是學生父母不惜花費大筆學費讓子女進入名校就讀的原因。
    對學校而言,在校園中教室課堂面對面學習、生活的方式,可提升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及愛校精神,未來校友事業有成捐款回饋建設母校,學校有充足的資源得以堅持實施高品質教育,如萊斯大學及三一大學。

  4. 教育品質是學校永續發展的關鍵

    隨著時空變遷推移,美國的大學歷經合併或關閉,整體而言,美國大學的數量正在減少,尤其是營利性大學,大多數近期關閉的美國大學都是因為在財務上陷入困境而不得不關閉學校。臺灣近幾年部分大學因少子化衝擊,轉而向外招收國際學生,發生仲介招生及強迫外籍學生超時工作以支付仲介費、學雜費及生活費等,而受教育部停止部分或全部招收境外學生名額之處分,該等大學因負面宣傳,國內外學生入學人數持續大幅下降,因財務困難而退場關閉的情形與美國相當類似。
    教育與其他產業一樣,都不可避免地會歷經開放、擴張、合併及關閉的過程,臺灣與美國都有類似的經驗。以臺灣而言,當年政策開放專科學校升格改制為大學,許多專科學校紛紛改制為科技大學或技術學院,一時之間臺灣的大學校院數量暴增,大學不再是個窄門,人人皆可上大學。短短幾年,人民受高等教育的比率,臺灣在世界各國中名列前茅。大學數量擴張,少子化問題卻日益嚴重,臺灣新生兒出生率非常低且持續下降,嚴重程度在全球各國家地區排名中亦名列前茅。
    大學數量擴張加上少子化問題,形成高等教育供過於求的失衡現象,這不是臺灣獨有的問題,而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困境。面對此一問題,各國大學不約而同地將目標轉向海外,希招收國際學生以補生源不足,使得原已相當競爭的市場因而更加劇烈。在此嚴峻的挑戰下,有些大學入學仍競爭激烈且有很高的註冊率,例如萊斯大學;部分大學則面臨報名人數不多且註冊率低的問題,終將導致合併或關閉。學生猶如消費者,精挑細選希望買到的商品是品質優良且有保障,學校的經營理念影響校務興衰,永續發展的關鍵仍是教育品質,唯有用心及提供高品質教育才可長久,不因時空環境變遷而遭到淘汰。

與University of the Incarnate Word系所主管座談

萊斯大學國際教育副教務長Adria L. Baker博士受訪時暢談萊斯大學教育理念

駐休士頓辦事處羅復文處長偕教育組楊淑雅組長應聖湯瑪斯大學(University of Saint Thomas, UST) 校長Dr. Richard Ludwick邀請出席午宴,E&M基金會王敦正董事長夫婦、教育部傅爾布萊特學人劉素妙專門委員及該校國際研究及現代語言系系主任葉耀元博士等人在座。

參訪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校園內最具標誌性的塔樓

訪問聖湯瑪斯大學(University of Saint Thomas, Houston, UST)DR. Hans Stockton

Managing Editor: Chih-Hsuan Tsao 曹芷瑄

Good pieces need to be seen.

SHARE THE ARTICLE

Picture of Su Miao Liu 劉素妙

Su Miao Liu 劉素妙

劉素妙Su-Miao Liu是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專門委員,從事境外學生招生、在學輔導及畢業後留臺實習工作十餘年,配合政府育才、攬才、留才、用才及新南向政策,彙整訂定執行「新南向人才培育推動計畫」,持續致力於擴大招收境外學生,推動臺灣高等教育輸出。

更多文章

近期文章

傅爾布萊特—臺灣文化部藝文專業人才獎助計畫
Feng-Chih Tsou 鄒鳳芝

蛻變中的紐約

Research & Reflections

fulbright taiwan online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