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Research and Reflections on My Time in Taiwan
I wasn’t sure what to expect when I arrived in Taiwan. Aside from a few short visits in the past, I knew little about the pragmatics of everyday life here. Taiwan was also a new field site for me, where I was beginning a (relatively) new research project on care and breast cancer.
族群多樣性:運動場域的社會體現
從學生時代閱讀來自北美視角的「運動社會學」教科書開始,「美國夢」 (American Dream) 強調透過自身的勤奮努力,進而跨越階級向上流動達到成功,這樣的信念一直深深烙印在自己的心中,也透過一部又一部的運動勵志電影來開啟自己對於北美運動產業與社會發展的雛形,
研究與家庭同行的傅爾布萊特之旅
首先要感謝傅爾布萊特資深學者研究獎助及國科會國外短期研究補助的支持,讓我有機會在2024年8月至2025年7月間,於美國匹茲堡大學進行為期一年的學術研究交流。此次的研究主題聚焦在間歇性微型機器學習
Self-Determination Across Borders: A Fulbright Journey in Inclusive and Culturally Responsive Education
I am very grateful to Dr. Brian Boyd, the host of this exchange, for giving me the opportunity to visit the Frank Porter Graham Child Development Institute FPG Research Center at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UNC-Chapel Hill).
我的「出走」日記:美國藝術進駐機構的經營法則
「在駐留的期間裡,我為自己規劃了許多參訪行程,進入不同的藝術進駐空間,有時與機構的工作人員對話,有時與進駐者閒聊,更多的時候透過參與他們舉辦的活動,從旁觀察,了解組織經營的細節。
蛻變中的紐約
我的計畫內容,並不是駐點劇院工作,而是以公眾劇院為基地,除了研究公眾劇院製做好作品的祕方,更希望以此輻射進行產業研究觀察,聚焦節目規劃、教育計畫、社區推廣、共融永續等面向。研究方法主要是透過訪問,針對紐約指標性場館及跟研究議題有關之單位進行採訪,
Gender/Sexual Diversity, Space/Place, and Cinephilia in Taiwan
I appreciate this opportunity to share and reflect on my experience as a Fulbright U.S. Senior Scholar-Teacher in Taiwan a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hos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and affiliated with their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Sexualities.
擴展與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學術合作交流的網絡和研究新視野
我非常感謝獲得學術交流基金會和「台塑企業暨王長庚公益信託」提供獎助學金的支持,讓我成為傅爾布萊特學人 (Fulbrighter)的一員,有機會在 2023-2024 年到美國密西根州安娜堡(Ann Arbor, Michigan)校區的密西根大學兒童健康照護研究中心
美國(費城)表演藝術從業人員健康與福祉支持系統初探
筆者於2019年申請傅爾布萊特「專業人員及創作藝術家傅爾布萊特研習獎助金(文化部專類)」計畫,原定2020年赴美進修,受疫情延宕近兩年,最後在2022年6月成行,前往美國費城進行為期三個月的研究。本文將分享此短期研究案之發現與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
紐約市外百老匯劇場製作管理的經驗與觀察
既榮幸又幸運能獲得Fulbright獎學金,讓我這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在工作與進修多年後,有機會於2018年8月到2019年7月到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擔任訪問學者